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文化 > 文化园地

【湖畔私语】涝池

发布时间:2023-04-07 09:46:06 来源:水润三秦公众号 作者:王忠建 人气:

我家后院旁边有一个涝池,小时候听老人说涝池原来是一座地窑,曾经有一家人在此居住过,后来由于地下水位上升,窑慢慢地被水淹了,人家就搬走了,窑也塌了和窑前面的院坝形成了一个大约有300平米水面的涝池,涝池的南端有出口和排水渠相连,基本上常年保持一个水位。

我家是在著名的秦郑国渠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泾惠渠灌区。读孙皓晖先生所著《大秦帝国》一书,书中写到当时关中大地冬季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其实那不是雪景,而是盐碱地的真实写照,是地下水位下降后残留在地面的一层硝碱,远看田野如同降雪过后一般“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

那时候都是荒芜的田野,是种不成庄稼的,后来秦修郑国渠使“关中为沃野”,成为“天府之国”,从而使秦国粮草丰足,人强马壮,一举扫灭六国成为华夏一统。关中大地成为沃野的主要因素是因郑国渠引用了泾河水灌溉,泾河是陕西母亲河渭河的一条最大支流,属于雨式河流,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由于其上游是黄土高原植被较弱,特别是夏季时常降得是大雨或暴雨,降雨时间短强度大形成地面径流,就对地面进行冲刷,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使得河流裹挟大量的泥沙而下,就是人们常说的“浑水”,通过引用高含沙水对农田的灌溉,起到了淤卤压碱的作用,既改善了土壤又提高了粮棉产量,使千里荒滩变为万里沃野,正如司马迁《史记》载“且溉且粪,长我禾粟”。

经过历朝古代的变迁和发展直到现在的泾惠渠灌区,在五六十年代前的时候,灌区还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是一九四九年后的泾惠灌区第一代大学生们规划设计并实施了一套灌排结合的方案,彻底改变了灌区的进一步盐渍化,使灌区的粮棉生产迈上了新台阶。

还记得小时候排水渠是常年流水的,我们放学后割草喂养猪羊,一群小孩子先到排水渠玩水,用竹编的笼在排水渠里捞鱼回家养,是那种小鲫鱼,一般是养不活的,后来都变成了“锅炕鱼”吃了。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及工业逐步的发展,用水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大量的地下水被开采,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天数增多,村子周围的排水渠慢慢变干涸了,也就失去了其作用,还记得在灌区供水处工作时,据灌区分布的地下水测量点实测统计,每年地下水位下降1—1.5米,也就是那几年的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西安的大雁塔都倾斜了,后来省上出台了限制开采地下水的规定,以及对城市采取地下水回灌的方法,从而稳定了地下水的下降速度,慢慢的做到了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大雁塔也慢慢恢复到了原状,更是有了今年火遍全国的“大唐不夜城”。

在关中大地的每个村庄几乎曾经都有涝池,当时可是集水的最好方式之一,是全村人和牲畜的水源地,可以基本解决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畜饮水问题,随着国家实力的强盛和对民生保障的加强,农村人饮工程持续推进,现在的农村自来水已经基本全部通到每家农户中。涝池,这个特殊的集水方式也就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渐行渐远。

别了,涝池。

 

作者:王忠建

上一篇:【好书荐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在全国出版发行

下一篇:【数读二十大】六个“必须坚持”